广饶县“三级联创”绘就全域乡村振兴新画卷

  东营网讯  近年来,广饶县始终把乡村振兴片区建设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抓手,创新推行“三级联创、全域覆盖”片区建设机制,通过资源整合、功能融合、要素集成,探索出一条以片区联动破解发展碎片化、以科技赋能突破产业瓶颈、以机制创新激活共富动能的全域振兴新路径,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省、市、县级乡村振兴片区13个,形成梯次推进、全域提升的良好格局。

  系统布局,构建梯次联创新体系

  按照“全域覆盖、差异发展、梯次升级”的思路,在8个镇街全域布局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片区,形成“储备-培育-升级-示范”的良性发展机制,获评“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有创新举措、示范区创建成效显著县”。

  强化党建引领,创新“跨村联建”模式。全县成立52个片区党组织、覆盖256个行政村,推动资源整合、抱团发展。大王镇将片区内“区域相近、产业相同”的15个村党支部合并成立4个联合党组织,通过整合利用资金、土地、人力等各类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其中鞠刘吴片区联合党总支将1000余亩土地集中起来,实行连片规模化种植,实现每亩增收240元,带动联建村80余人季节性务工增收。

  多元融合,打造产业发展新样板

  聚焦功能导向做强农业产业。李鹊镇“粮河故道”片区建成5万亩高标准农田,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创新“三作三收”模式,建成10座智慧化粮库,年购销粮食220万吨。大王片区成立蔬菜产业链党委,建设数智产业园,整合4600余栋温室大棚,形成“从育种到销售、从种子到筷子”的一体化蔬菜种植全链条发展模式,年产优质蔬菜30万吨,产值突破12亿元。

  深化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价值。广饶街道乘南片区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农业休闲和生态康养,打造“兔森林”开心农场、桥头王网红桥等,形成近郊游"打卡地"。建成全省首个农村集体土地入市医养项目“萱花开颐养中心”,同步推进峰源康养小镇建设,推动形成复合型康养目的地。

  强化科技支撑,驱动产业升级。李鹊片区实施智慧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区项目,配套建设五大智慧操作系统和智能管理平台,打造全场景智能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年产优质粮食3000万斤以上,入选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项目。

  示范引领,释放强村富民新效能

  发挥工业优势,促进共同富裕。全县拥有营收过百亿元企业9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864家,民营企业总数达到1.7万家,累计带动11.7万农村劳动力变身产业工人,人均年工资性收入超过7万元。深入推动党建引领跨村联建、村企结对共建,105家企业与109个村结对实施联建项目,培育共富工坊、共富公司85家,带动3000余名农民就近就业。

  提升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各类服务资源向农村下沉,近五年新改建学校12所、增加学位1.7万个,中小学实现“强校扩优”全覆盖;全面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内就诊率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达到68.6%;镇街养老服务中心实现连锁化运营,城乡低保标准比缩小到1.16:1,社会保障水平保持全省县级前列。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和美乡村。坚持新时代“枫桥经验”,优化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县域治理运行管理、矛盾纠纷化解调处“三个体系”,网格事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超99%。累计投资68.5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供水、垃圾分类、入户道路硬化全覆盖,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牛冲 尚凡芹)

责任编辑:县区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