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盐碱新产业 绘就农村新丰景

  ——北京化工大学“信融鲁地·智兴农乡”实践团走进群海家庭农场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盐碱化被称为土地“顽疾”,因土壤含盐量太高,农作物低产或无法生长,老一辈人有句话:“出村往外瞧,一片白面瓢;神仙来种地,难拿二成苗。”

  退海之地,黄河入海,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为让贫瘠闲置的“盐碱荒滩”变身具有产出效益的“金山银山”,经过前期调查与实地走访,7月22日,“信融鲁地·智兴农乡”实践团前往群海家庭农场,探寻盐碱地上“生金产银”的乡村振兴密码。

  绿意葱茏,蝉鸣悠长,走进群海家庭农场,实践团成员采访到了农场负责人张海群,在与她的交流中,逐渐揭开了盐碱地乡村振兴的神秘面纱……

  政策引领 政府搭台 家庭农场“渔歌”嘹亮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经营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一种现代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积极引导扶持农林牧渔等各类家庭农场发展,取得了扎实成效。

  广饶县陈官镇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当地大力推广发展家庭农场,群海家庭农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政府的支持与张海群夫妇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群海家庭农场被评为东营市广饶县家庭农场示范场,2018年被陈官镇评为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单位,2019年被评为东营市市级示范场、山东省农民乡村振兴示范站、山东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谈及“为何选择在盐碱地上发展渔业”,张海群的言语中难掩对政府的感激,“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看到这边地里什么产物也没有也是很着急,正好有机会跟着政府领导到各个地方参观学习,接触到了盐碱地渔业养殖这个产业,也就回来自己做了。”在政府的带领下,张海群女士先后前往多地进行交流学习,把目光聚焦到村西的几个废弃的池塘,开始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在斜里村的大力支持下,对废弃池塘进行改造,美化了村西环境,增加了集体收入。

  创新模式 科学养殖 渔业发展致富门开

  “我们现在是现在有4个养殖棚,实行的是135的养殖模式”,张海群骄傲地说道,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在广饶县,“一三五”养殖模式是群海家庭农场独一家所首创的,“‘一’阶段是小苗在苗场里进行初期养殖,‌时间大约为十天;‘三’阶段是经历过一阶段的小苗引至小棚里进行的中期养殖,‌时间约为三十天;‘五’阶段是将虾类转移到外部池塘中进行养殖,‌时间长达五十天。”,这一生产模式可以规避在冬季以及初春的低温时期,待五月份气温回升后引回到外塘养殖,实现一年两茬,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规避了极端天气可能造成的损失,有力保证了农场的经济效益。

  脚踏实地 质量为先 定期抽检守护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陈官镇政府高度重视当地食品安全的监管,定期派遣专门人员赴各个家庭农场进行安全抽检。在群海家庭农场的办公室内,“食品安全”的宣传牌挂在了显眼的位置。

  “政府定期过来检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宣传”,张海群坦然讲道。正如“酒香不怕巷子深”,食安不怕政府查,有了政府发出的“食品安全”这张“活招牌”,越来越多的客商与群海家庭农场有了更长久的合作。

  谈及创业,张海群提出“万事开头难”,的确,盐碱地养殖南美白对虾这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技术人员与相关指导相对较少,张海群夫妇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同时,由于盐碱地水产养殖极为严苛的养殖条件与虾的生长习性,从投苗、喂苗到育种、移殖,一切工作,均为张海群夫妇亲力亲为。“不是没想过聘请工人,但还是自己放心不下,所以只能全靠自己”,张海群语重心长的说道。

  因地制宜 科技赋能 渔业发展未来可期

  张海群在交流中谈到,以中国农科院为代表的众多科研院所也曾在此开展科学研究,用一次投放配比好的饲料代替人工配比与分批次投放,然而在实验室内正常发挥能效的饲料在实地的实验田却出现了产能大幅度下降的现象。

  “和正常的光照和温度条件相比,实验室的环境还是太理想化了”,正如张海群所言,突如其来的暴雨、干旱、高温都需要饲养方法随之改变,单一模式化、标准化的方式难以适应多变的自然条件。未来,群海家庭农场将进一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因地制宜,探寻更高效益的养殖模式。

  聊到“智慧渔业”,张海群遗憾地指出,由于南美白对虾的特殊生长模式,农场目前未能引进智慧养殖,所有工作均为人工完成,工作量巨大。恰好实践团成员均为信息学院学子,极具“信息”特色,在交流中张海群描述了如今智慧农业发展前景之广阔,令张海群心驰神往,希望未来能将更多的科技手段应用到农场的发展中。交流过后,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未来加强学校与群海家庭农场的科研合作,共同为盐碱地智慧渔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辐射周边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由点到面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群海家庭农场的成功不仅仅是夫妇二人家庭层面的“振兴”,更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他们为周边散户提供虾苗,降低了搭建大棚养殖的成本,同时推广“一三五”养殖模式,周边的散户也能实现一年种两茬,给当地居民提供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政策积极引领、政府响应号召、农民脚踏实地、高校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成就的取得,需要多方发力。离开群海家庭农场,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青年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理应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孙玉森)

责任编辑:曹磊磊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