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官镇:走上致富路 发展惠乡邻

  “这些年,红亮一心想着带领乡亲们致富,想方设法让大家增加收入,我们都很信任他。”说这句话的是广饶县花官镇杨王村农富家庭农场的种植户王保玉,而他口中的“红亮”是花官镇的一位新阶层人士,也是农富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红亮。在杨王村提起王红亮,大家都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这源于他的爱“折腾”。
     2010年,从事蘑菇销售工作的王红亮,在与客户的一次沟通中得知,建设种植大棚,不仅收益好还能带动周边人致富,促进村庄发展。经过多次外出学习和考察,他决定发展蘑菇种植产业,不仅销售还要种植。2014年,他联合其他6户村民注册成立了广饶县农达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广饶县经济开发区建设了4个蘑菇种植大棚,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由于技术有支撑、质量有保障、产品有销路,当年就取得了丰厚的收益。


      2018年,他决定回乡创业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回到杨王村后,他成立了农富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流转了72亩土地,建设了10个食用菌种植大棚,5个用于种植平菇,5个用于种植香菇。目前,平菇年产量为160吨,香菇年产量能达到260万吨。王红亮将其中5个种植大棚分别承包给了5户种植户,种植户年收入能达到4.5万元左右。
      在外地考察市场时,王红亮了解到秋葵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收益非常好。他回到村庄后,立刻流转了50亩土地种植秋葵,成为东营市首家秋葵种植实验基地。为了推广种植秋葵,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他将流转过来的土地免费提供给种植户,并免费提供种苗、肥料、技术,收获之后再统一销售,种植户只需负责好田间管理。
      “我们农场的产品实行'订单式'销售模式,全部配送到大型连锁超市、微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不仅增加了收益,还为周边困难群众提供了60多个就业岗位。”王红亮说。今年,王红亮还建设了一个香菇菌棒生产车间,自己生产菌棒,无需到外地购买,一年能节省成本9万元。
      “鱼水情深友谊长存•军民团结传统永续”“情系环卫工人•奉献一片爱心”“奉献爱心•传递温情”......在王红亮农场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多幅锦旗。王红亮致富不忘群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致富的道路上传播爱心。2018年,杨王村贫困户王洛口家庭困难,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一家3口住在3间破旧的危房里。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红亮立即制定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队伍,并主动垫付3.6万元,对王洛口家的3间旧房进行修缮和装饰,并为其新盖了2间新房。
      今年4月,王红亮被评选为杨王村党组织负责人。“接下来,我将继续发展特色种植业,吸引更多在外青年回乡创业,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王红亮说。( 李聪聪 张佳佳)

责任编辑:庄洪鑫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东营日报社所有,东营网拥有东营日报社所属《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电子信息网络发布、出售与转载权利。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东营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东营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东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我们处理。